声明:本文是中医学基础理论视频(广中医·潘毅) 的学习笔记,包括绪论,哲学基础及特点。

1.绪论

  1. 概念:中医学是指发祥于中国古代,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,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,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,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,研究人体生命,健康疾病的科学

  2. 本文中的中医基础理论包括

  • 中医学哲学基础
  • 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
  •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
  • 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
  1. 学科属性
  • 自然科学(物质运动发展变化本质的学科)与社会科学(社会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)的交叉性
  • 基础学科(回答为什么)与应用学科(回答怎么办)的双重性
    • 即道理, 道为大规律,理为具体实施,由道生理
  • 东方传统文化的综合性
    • 受儒释道,诸子百家影响尤其是农学地理及兵法
  • 科学、仁术和技艺的融合性
  1. 形成与发展
  • 形成基础:经验积累足够后上升成理论

    • 医药学的积累
    • 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
    • 古代哲学思想形成,中医基于此来归纳总结
  • 体系确立:以黄帝内经(多篇论文组成)为框架扩充

    • 扁鹊《难经》对黄帝内经补充
    • 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第一部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著作
    • 《神农本草经》建立中药理论框架
  • 发展
    魏晋隋唐

    • 王叔和《脉经》第一本脉学专著
    • 皇甫谧《针灸甲乙经》现存最早第一部针灸学专著
    • 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第一步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

    宋金元

    • 陈无择《三因极》综合著作
    • 金元四大家
      • 刘元素寒凉派
      • 李东桓易水派
      • 张从正攻邪派
      • 朱震亨养阴派

    明清

    • 王肯堂《证治准绳子》
    • 吴谦《医宗金鉴》
    • 陈梦雷《古今图书集成·医部全录》
    • 吴又可《温疫论》
    • 叶天士《温热论》
    • 吴鞠通《温病条辨》
    • 薛生白《湿热条辨》
    • 王清任《医林改错》

2.哲学基础

论道解决两个问题, 世界本源和自然规律

2.1 阴阳学说

一阴一阳谓之道, 求天道推人事, 阴阳学说用以解决自然规律的问题

2.1.1 事物的阴阳属性

  • 事物的阴阳属性1:(接受阳光多的为阳)

    • 阳:上,外,左,南,天,昼,春,夏,温,热,干,轻,清,明
    • 阴:下,内,右,北,地,夜,秋,冬,寒,凉,湿,重,浊,暗

      太极图上南下北, 故上阳下阴,左阳右阴

  • 事物的阴阳属性2:(古代重阳抑阴,褒义多为阳)

    • 阳:化气,上升,运动,兴奋,亢进
    • 阴:成形,下降,静止,抑制,衰退

      阳光照射下来无形, 而阴影有形,故化气为阳,成形为阴,顺推到中医功能为阳, 物质为阴

  • 阴阳必须相互关联且相互对立,例如上下可分阴阳, 上内不可分阴阳

  • 阴阳有相对性,例如多次划分, 例如不同参考系 (20°,60°,90°两两比较)
    taiji.png
    bagua.png

2.1.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

  • 对立制约:例如上火吃凉性食物
  • 互根互用:例如深呼吸呼入多呼出多
  • 阴阳消长:此消彼长(制约),此长彼长(互根互用)
  • 阴阳转换:某些条件下可以互转,即物极必反,例如高热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四肢厥冷
  • 阴阳自和与平衡:阴阳有自我调节能力, 如天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
  • 阴阳交合与互藏:阴阳交会在一起产生新事物,如天气下为雨, 地气上为云

2.1.3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

  • 说明人体组织结构:

    • 阳:上 体表 背 腑 四肢外侧 三阳筋 督脉 气 皮肉
    • 阴:下 体内 腹 脏 四肢内测 三阴筋 任脉 血 筋骨
  • 概括人体生理功能: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是阴阳协调的

  • 阐述人体病理变化:正气(对应西医抵抗力,适应能力等)不能压制邪气或正气阴阳偏衰
    yinyang.png

    • 阴阳偏盛:阳多为热,阴多为寒,外邪偏盛为实, 正气偏衰为虚,典型症:
      • 实热:发热,口干,小便黄,大便干,舌红苔黄, 面红,脉朔
      • 实寒:恶寒/畏寒、局部冷感,分泌物清稀, 舌淡苔白, 面白,脉迟
      • 虚寒:畏寒,局部冷感,分泌物清稀,舌淡苔白, 面白,脉迟,神疲乏力,少气懒言(寒像+虚像)
      • 虚热:低热,五心烦热,潮热,颧红, 面色潮红,舌红少苔,脉细,发热,口干,小便黄(虚热不及实热火旺,即实热 + 限制)

        穿衣后缓解为畏寒,无法缓解为恶寒
        五心指的是手脚心+心胸, 潮热指的是定时低热
        初学可用病程长短判断虚实, 实证一般病程短,虚证一般病程长
        阳盛久而不治可导致阴虚,阴虚久而不治最终导致阴阳双虚(互根性)

  • 用于疾病诊断

    • 四诊:望闻问切
      • 脉象: 快为阳,慢为阴,有力为阳,无力为阴,浮属阳,沉属阴
      • 望诊: 鲜明为阳,灰暗为阴,
      • 闻诊: 声高有利为阳,低落无力为阴, 味道重为阳,淡为阴
      • 问诊: 暂时无法讲解
    • 证候分类
      • 阴: 里证 寒证 虚证
      • 阳: 标证 热证 实证
    • 指导养生: 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
    • 确定治疗原则: 调整阴阳, 补不足,损有余
      yinyangzongjie.png

      高级一些的有阴中求阳(在补阳药中略加补阴药),阳中求阴, 如补阳药比较燥热容易上火,方中加入一些补阴药减少其副作用

  • 疾病防治

    • 中药分类: 四气五味,升降浮沉
      药性 五味 升降浮沉
      温热 辛甘淡 升浮
      寒凉 酸苦咸 沉降

      升浮:病位在上(如肺系统,头部问题)或 病势向下(如内脏下垂)
      沉降:病位在下(如肾虚)或病势向上(如呕吐)
      大概特点:温热药升浮居多, 寒凉药沉降居多, 花叶升浮居多,果根籽沉降居多,金石90%是沉降

2.2 五行学说

以木,火,土,金,水为(大体)分类标志的五大体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说, 它用于解释自然规律的工具

2.2.1 五行特点

  • 木曰曲直:生长、生发、条达、舒畅
  • 火曰炎上:温热、上升、光明
  • 土曰稼穑:生化、承载、受纳
  • 金曰从革:沉降、肃杀、收敛
  • 水曰润下:滋润、寒凉、下行、闭藏

    中医中五行可以跟阴阳结合使用,如阴木,阳木

2.2.2 五行分类

2.2.2.1 取象比类法
  • 总图:本节只解释外(自然界)五行, 内(人体)五行参考藏象章节
    wuxingguilei.png

  • 五行
    taijiwuxing.png

    火主炎上,阳之特性最明显;木主生;金主沉降;土载四行,万物归土
    以土为地平线,木在土之上,火在木之上;金在土之下,水在金之下; 木火为阳,金水为阴

  • 五季
    taijiwuji.png

    大致位置确定,春生,夏长,秋收,冬藏,故左春,右秋,上夏,下冬
    确定土载万物,季月(每季最后一月,精确的话大约是每季最后18天左右)归长夏(土),如春中寅卯归春,辰归长夏

  • 五气: 春风,夏暑, 秋干燥,冬寒, 长夏湿润

  • 五方:南方炎热,北方寒冷, 东升西落

  • 五化:生长收藏中加入化,代表变化,对应土

  • 五色:木青,火赤,土黄,金白,水黑

    后面两个解释视频中个人觉得有些牵强,查阅后觉得应该是金石多为白色,而井水望上去是黑色的,水深可以吸收所有的光

  • 五味:植物酸涩,海水咸,金属冶炼时发出辛味,土为甘味(水土不服熬土的味道是甘的), 火大对应烧焦为苦

  • 五音:主要对应脉象,用的不多,懂的人太少
    wuyin.png

  • 五脏:心提供内能属火(乾), 肝疏泄气机属木,脾运化饮食属土,肺沉降气机并唯一可抵御外邪属金, 肾滋润全身属水

2.2.2.2 推演络绎类
  • 肝-筋-目-泪-胆(肝主筋,开窍于目,在液为泪)肝胆筋目泪关联较大因而共同归类与木

2.2.3 基本内容

  •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

    • 相生: 五行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,助长和促进关系
      • 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
    • 相克: 五行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,制约关系
      • 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,金克木
        wuxingshengke.png

        速记:(左手指头编号)木火土金水,顺时针,顺序相生,隔一相克

  • 五行的制化与胜复

    • 制化: 利用相生相克来制约和生化,例如木多了,加火消耗木,减少水制约木等
    • 胜复(用的不广): 其中一行亢盛引起其所不胜的报复性制约,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与协调平衡,即阈值内自平衡
  • 五行的相相乘与相侮(病态的相生相克)

    • 相乘: 五行中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
      • 木乘土,土乘水,水乘火,火乘金,金乘木

        例如木:土= 2:1

    • 相侮:五行中对所不胜的反向制约与克制,即反克
      • 土侮木,水侮土,火侮水,金侮火,木侮金

        例如:木:土=1:2

  • 五行的母子相及(暂时略过)

2.2.4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应用

  •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

    •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:五行与五脏挂钩
    •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:例如肾主水,冬天可能肾病更甚
    • 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
      • 相生
        • 木生火:肝助心
        • 火生土:心助脾
        • 土生金:脾助肺
        • 金生水:肺助肾
        • 水生木:肾助肝
      • 相克
        • 木克土:肝协(调)脾
        • 火克金:心协肺
        • 土克水:脾协肾
        • 金克木:肺协肝
        • 水克火:肾协心
    •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
      • 相生关系传变
        • 例如肾病:及子-肝;犯母-肺;乘-心;侮-脾
      • 相克关系传变
  • 用于疾病的诊断

    • 确定部位
      • 例如,面色青(肝),喜吃酸(肝), 消化症状(脾)
    • 推断轻重
  • 指导疾病治疗

    • 指导脏腑用药:四气五味
      • 黑入肾几乎,红入血八成,白入肺七成, 黄入脾六成,青入肝一般
      • 辛入肺九成, 咸入肾八成,甘入脾一般,酸入肝七成, 苦入心较低
    • 控制疾病传变
    • 确定治则与治法
      • 治则
        • 相生:虚则补其母,实则泄其子
          • 如,心肝火盛,心肝共泄, 泄心火为主
        • 相克:抑强扶弱
      • 治法举例
        • 相克治法
          • 抑木扶土法:疏肝健脾
          • 培土制水法:补脾利水
          • 佐金平木法: 泻肝清肺
          • 泄南补北法: 泄心火滋肾阴
        • 相生治法
          • 滋水涵木法:滋肾阴以养肝阴
          • 溢火补土法: 温肾阳以补脾阳
          • 培土生金法:健脾气以补肺气
          • 金水相生法:养肺阴以滋肾阴

            溢火补土法,在经络中温心阳以补脾阳,方剂中因为火曰炎上,心阳上升至肺部,而脾在心之下肾的位置在脾的下面,故而温肾阳以补脾阳,且肾阳为人身一切元气之根本,可温煦五脏、六腑乃至全身

    • 指导疾病的针灸与取穴
    • 指导情志病的治疗(用的比较少,情志不好把控, 心理学较合适)
      • 心在志为喜,肝在志为怒, 脾在志为思,肺在志为忧,肾在志为恐

        所有情绪均由心发出来, 志的意思是怒从心发出来,对肝影响较大,比如思而不得则茶饭不思

      • 治疗:怒胜思, 思胜恐, 恐胜喜,喜胜忧,忧胜怒

        胜得意思,比如打断沉思最好得办法是引之发怒, 范进中举岳父一巴掌使其恢复正常

2.3 精气学说

研究精气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,并用以阐述宇宙万物构成本院及其发展变化的思想

  • 古哲范畴,精气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,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, 精和气基本等同
  • 中医范畴:精属阴有形藏于脏腑,起于水,故肾为先天之本, 气属阳,运于全身,起于土,故脾为后天之本

2.3.1 基本内容

  • 精气是构成宇宙得到本源
    • 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
      • 气聚成形,形散成气
        qiqiyuan.png
      • 东方元气论与西方原子论对比
        yuanqilunduibi.png
    •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
      • 气机:气的运动,形式:升,降,聚,散(中医是升降出入)
      • 气化: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
        • 气->气, 气->形, 形->气, 形->形
    • 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
      • 维系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
      • 使得万物可以相互感应(对应西方场,引力理论)
    • 天地精气化生成人

2.3.2 精气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

暂时不讲

2.4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

  • 整体观念
    •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
      • 生理,病理,诊疗的方面:例如红肿热痛的舌疮: 局部治舌 + 清心火
      • 体系内、体系间,形(身体)神(心理)一体观
    •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:例如春夏养阳(固护阳气,减少出汗量), 秋冬养阴
      24jieqi.png
    •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:例如,现代人内生病多于外感病
  • 辩证论治
    • 病:有特定病因,发病形式,病机,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疾病完整的过程的总体属性,特性与规律(如感冒)
    • 症:疾病的外在表象,如头痛, 区别于征,前者主观,后者客观,古代没有区分
    • 证: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态, 包括疾病的原因,部位,性质,邪正关系,例如:风寒犯肺
    • 辩证: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,症状和体征,通过分析,综合,辨清疾病的原因,性质, 部位, 邪正之间的关系,概括,判断为某种证
    • 论治:根据辩证结果确定治疗法则和治法
    • 同病异治:证不同,治法不同, 例如风寒和风热的区别
      • 同一种病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
      • 同一种病在一个人身上的不同阶段
    • 异病同治: 病机相似,或证相似,例如胃下垂,肝下垂,中医中,脾主升举,补脾药方可以轻微升举, 重度无法治疗,西医不论轻重只能手术
    • 中西医区别: 病证症比例中医大约2:6:2 (量体裁衣),西医8:2(普遍性规律)
      • 中医对病研究不足,最好中西结合,辨病+辨证
      • 西医对证研究不足,例如亚健康达不到病的症状要求无法定论, 中医只要不舒服就算病

参考文献: